郭桐興:怎么個大法?
趙鵬大:因為地球下面的溫度和壓力,有一個地熱增溫率,每下降30米,溫度增加1度,所謂地熱增溫率。
郭桐興:越往下打,溫度就越高?
趙鵬大:它不是一個線性的,深部是溫度越來越高,壓力越來越大,因為那個鉆桿下去就像面條一樣,沒有特殊技術,沒有特殊的材料,你打不了那么深。
郭桐興:這個要打到13公里左右,那個溫度大約是多少度?
趙鵬大:那就是幾百度的溫度,肯定都是塑性狀態(tài)了。另外壓力是很大的,所以巖心提上來之后,它都變成粉碎了。這個情況說明那么深的鉆孔,有人說,入地比上天更難,太空探測也是難度很大的,但是入地的難度是相當之大。
郭桐興:要比上天的難度還要大?
趙鵬大:不比它容易,因為目前的科學技術狀況,要想再達到更深的深度,那確實需要進一步發(fā)展。我們國家前不久在江蘇東海打了第一口大陸科學鉆探,當時設計的深度是5公里,但是實際完成是超過了5公里,石油鉆孔有打得比較深的,但是那些石油鉆孔一般巖石硬度比較低,打這種鉆有可能會遇到很堅硬的巖石,而且我們要取巖芯研究,所以是一個全程取芯的鉆井,在大慶油田打了一口科學考察鉆,它是研究白堊紀地層和油氣形成機理。前不久在四川汶川又打了一口科學鉆,研究汶川地震產(chǎn)生的機理等等。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口比較深的鉆孔是研究固體礦產(chǎn)的,像我剛才講的這些重要的固體礦產(chǎn)成礦區(qū)完全有必要打一口,不是一口的問題,像我們國家這樣的超深鉆來研究地殼深部結構,深部找礦的重要科學問題就是要搞清地下深部結構,你通過超深鉆探的途徑才能夠獲取直接的信息。
上一頁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[9] [10] [11] 下一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