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|
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 |
第一篇:要保障發(fā)展 又要保護資源
翻開新中國60年的歷史,土地和礦產資源給整個經濟社會發(fā)展做出了重大貢獻。
徐紹史:從土地來說,建國初期的土改到改革開放初期的聯產承包,到去年十七屆三中全會,這三次大的改革都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,推動了農業(yè)的發(fā)展,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,整個支撐了經濟社會的發(fā)展。礦產在建國初期是非?蓱z的,礦山也就300座,探明的礦產只有19種。是在這樣一個基礎上,到現在,我們發(fā)現礦產是171種,有探明儲量的是159種,現在還儲備著3000多個礦產地,礦山企業(yè)達到12萬個。
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,我國國民經濟正處于企穩(wěn)回升走向復蘇的關鍵階段。國家加大投資拉動經濟,對土地的需求隨之上升。徐紹史部長說,這給國土資源部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:
徐紹史:鐵路、公路、機場、港口,還有很多民生工程、環(huán)保工程。所有的這些項目都必須落地,因此用地需求就像井噴一樣上升。我們提出一條方針,叫“積極主動服務,嚴格規(guī)范管理”。從計劃上來講是擴增量、放流量、擠存量,從審批上來講,加快審批速度、簡化審批程序、允許先行用地來保證擴內需的項目及時落地。到現在為止,掌握的還是比較好的。
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下一頁 |